- Apr 13 Mon 2020 10:00
系列說明
(修改于2020/4/26)
好書很多,愛看書的人很多,
不知道自己愛看書的人也很多(笑 書蟲發言),
我對這個部落格的目標暫時定為介紹書給人,類似仲介……吧?
目前有3個系列:
「關於書」、「斗膽推薦!」、「週一之我不懂詩硬要讀詩」
「關於書」
任何與書有關,我又覺得很有趣,想推薦給大家的書。
「斗膽推薦!」
每次會選一個大家知道,或聽過的人做為系列嘉賓,
由我擅自獨斷大膽推薦一本書給這位嘉賓。
同時,在嘉賓出場前後,
會推薦幾本書(暫定3本)給他或他們的粉絲,
「週一之我不懂詩硬要讀詩」
如標題,句點。
(XDDD 開玩笑的)
從高中有一次聽過余光中先生演講,聽了他朗誦詩作之後,
我就對詩起了興趣,但還是不懂詩(笑)。
買了好幾本詩集,但一直放在架上……
所以決定給自己一個動力,開個新系列分享詩。
我相信有些詩不懂沒關係,能感受到什麼,就已經足夠。
目前的規劃是每二天更新一次部落格,
所以每兩週會遇上一次週一,
所以這個系列是兩週一次。
- May 11 Mon 2020 10:00
[週一之我不懂詩硬要讀詩]《早餐時刻》席慕蓉
《早餐時刻》 席慕蓉
詩 其實也不能怎麼教育我
不是箴言 不是迷津的指點
也不是必備的學歷和胭脂
然而是何等的幸福 如果可以
在早餐的桌上遇見一首好詩
就如同一杯熱茶 一匙蜂蜜
一片馬哥孛羅的核桃麵包
是何等溫暖純淨熨貼人心的開始
如果可以在早餐的桌上
與詩人同行 走進幽深小徑
在青青苔色的映照裡
不需要什麼分析和導讀
我的靈魂就能品味出 一種
幾乎已經遺忘了的
甘美而又清洌的自給自足
──二000.十一.二十八
- May 09 Sat 2020 10:00
斗膽推薦!給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的訂閱者:《書包裡的美術館》
「我們是三個很不一樣的人。相似的是,我們都活得有一點不服氣,想推翻過去的自己,在這樣的過程中,我們漸漸變得更願意相信,改變是可能的。」
──《書包裡的美術館》
你喜歡台灣嗎?
我很喜歡。
我尤其喜歡台灣近年來給我一種,
如果你願意去做,就有可能改變的感覺。
這本《書包裡的美術館》就是這樣一個故事。
2013年9月,新竹交通大學的山坡上,
男子八舍216號寢室的3個室友,
剛結束各自不同國家交換的半年。
在國外交換生的日子,讓他們有了感觸,
「美感的培養在於日常生活。
除非你是天才,否則沒有突然頓悟的美感訓練,
只有時時刻刻的累積。」
- May 07 Thu 2020 10:00
斗膽推薦!給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團隊:《大便書》
「是不是美人?是不是偉人?這都和便便無關。
便便只有好壞之分。
排出優質的便便,證明本身生活規律,人際關係良好。」
──《大便書》
不知大家小學有沒有這樣的同學?
特別喜歡便便,說便便、玩便便、畫便便,
總而言之,對著便便有著外人難以理解的熱情。
(或是根本自己就是?XDDD)
這個小孩長大了居然沒有忘記自己的熱情,
成了便便、腸道、寄生蟲的研究專家,
還開啟了另一位畫者的熱情,
合作創作了這本《大便書》
所以可想而之,這真的是一本充滿熱情的書,
又好笑又認真。
- May 05 Tue 2020 12:44
斗膽推薦!給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的訂閱者:《品味,從知識開始》
「對自己品味缺乏自信的人,必須先認清自已收集的資訊其實很少,客觀資訊也相當缺乏。
就算是瞬間能讓事物呈現出最佳樣貌的人,其品味絕不僅是來自感覺,而是來自大量知識的長期累積。」
──《品味,從知識開始》
我在博客來一看到這本書《品味,從知識開始》的書名及封面,
立馬丟進購物車裡。
(不是說不買沒看過的書嗎?哎呀,原則是用來打破的嘛~笑)
詹宏志先生說過他有書呆子的勇氣,
相信一件事一定有人寫成書,他想要了解,只要找到那本書就行了。
而我,則是一直很在意美感。
喜歡出國旅行的人,可能會和我有一樣的感覺,
每次從國外回到自己家中,回到原來的生活,
都覺得在國外培養出來的一點美感細胞,
又缺乏養份死光光了。
看完YouTube上所有「住宅改造王」的影片、
在Pinterest上釘選了各種夢想中的家、或服裝、
逛IKEA,抱回好多美美的傢俱、擺飾、
組裝起來、擺設起來卻沒有把我的灰姑娘家變成城堡。
為什麼!?
- May 03 Sun 2020 10:00
斗膽推薦!給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的訂閱者:《改變每個人的3個狂熱夢想》(下)
「未來早已降臨──只是分配得不太平均而已。」
──吉布森(William Gibson)
1. 如果沒有人落在貧窮線以下
2. 如果每個人一週工作15小時
3. 如果可以扔掉護照與簽證
荷蘭思想家羅格.布雷格曼提出的3個夢想,
有興趣的人請走任意門。
- May 01 Fri 2020 12:10
斗膽推薦!給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的訂閱者:《改變每個人的3個狂熱夢想》(上)
「一幅沒有包含烏托邦的世界地圖,連一眼都不值得看,因為這麼一幅地圖遺了人類總是會登陸的那片土地。
人類在那裡登陸之後,就會向外展望,一旦看見更好的土地,就會揚帆出海。
進步即是烏托邦的實現。」
──王爾德(Oscar Wilde)
1. 如果沒有人落在貧窮線以下
2. 如果每個人一週工作15小時
3. 如果可以扔掉護照與簽證
荷蘭思想家、歷史學家、作家、記者羅格.布雷格曼(Rutger Bregman)提出這3個夢想,畫出了21世紀的烏托邦。
- Apr 29 Wed 2020 16:47
律師怎麼讀書的?──《精準閱讀》
「人身上各有金礦,書是試金石。」
──《精準閱讀》
在你們心中,最會讀書的職業是什麼?
我想到的是律師、醫師。
不光是這兩個科系要考進去就要多少個挑燈夜戰,
連考上之後,每學期都有一個比自己還高的書單要讀。
你有沒有好奇過,這些變態都是怎麼讀書的?
怎麼讀得完?怎麼讀得進去?
- Apr 27 Mon 2020 18:35
[週一之我不懂詩硬要讀詩]There is no Frigate like a book 搭乘書去旅行吧!
(1263)
By Emily Dickinson
There is no Frigate like a book
To take us Lands away
Nor any Coursers like a page
Of prancing Poetry -
This Traverse may the poorest take
Without oppress of Toll -
How frugal is the Chariot
That bears the Human Soul -
《書》 艾蜜莉.狄金森 作 余光中 譯
沒有大帆船能像一卷書
將我們送到異鄉
也沒有任何駿馬像一頁
奔騰跳躍的詩章
最窮的人們也能作此遊
而不受關稅的威逼
載運這人類心靈的馬車
取費是何等便宜
- Apr 25 Sat 2020 12:04
你不知道的書店祕密──《如果你愛上一家書店》
「如果一個人從5歲起每週讀一本書,活到80歲,
最多可以讀3900本書,略微超過現在(美國)在版圖書的千分之一。
社會評論家聲稱閱讀和書寫的時代的死亡,或許過於草率,
我們還正在書的海洋中暢游呢。」
──《如果你愛上一家書店》
書店店員,或賣書的人,在你心中是什麼形象?
戴著眼鏡、養著貓、說話溫文爾雅?
你猜很久很久很久以前,賣書的人在大眾心中什麼形象?
扶好你的眼鏡,歷史中最早期的書商的形象是: